我院教师参加“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讨会并做主题发言

发布日期:2025-11-05    浏览次数:

10月24—26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基础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医科大学承办的“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讨会在中都校区举行。 会议聚焦生成式AI、新质生产力、智能治理与人的全面发展,倡导以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审视技术变革的社会影响。

孙琳琼等作主旨与专题报告;分论坛上,郭炜、刘云龙副教授分别就数字资本主义生成机理与AIGC时代数字文化生成逻辑发言。

郭炜认为,人们对信息与互动等非物质层面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与个性化,这一趋势催生了数字劳动这一新兴劳动形态,它显著区别于传统的工业劳动模式。数字劳动在展现自由劳动特质的同时,也悄然将商业社会中的各类传播活动转化为创造剩余价值的数字生产活动,从而引发了一种新的异化现象,使个体在享受技术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劳动异化挑战。

刘云龙认为,在数字资本主义与算法权力的裹挟下,数字文化正在走向“技术封建化”,创作者和用户的主体性被削弱,自由表达和公共文化权利受到侵蚀,只有重建数据治理与文化权利体系,才能拓展出数字文化生态的公平与可持续发展路径。会议凸显以《自然辩证法通讯》为代表的学术共同体引领作用,推动AI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度对话。

[排版 | 陈荣鹏]

[责任编辑 | 王晓云]